股权众筹似乎成了继P2P之后又一饱受诟病的行业。
从36氪宏力能源涉嫌欺诈开始,经历了原始会《女汉子真爱公式》对投资人的保密事件,再到近日众筹之家CEO王正然惨遭围殴,股权众筹行业的生存处境越发艰难。
平台难做纯粹的信息中介 投资者风险意识亟需提高
和众多的P2P平台一样,股权众筹的平台负责人对平台的定位也只是信息中介,但事实上,从目前投资者对于平台的期望责任来看,平台想做纯粹的信息中介,难。
监管层对股权众筹的性质定位是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公开小额股权融资的活动。但是由于互联网的公开普惠性,股权众筹面对的多是不具备专业风险投资意识的散户投资者,地域和人数上的限制让投资者将一部分的信任交付于平台方,希望平台方代替投资者们做好风险控制,这也就导致投资风险事件爆发后平台方成为他们所找寻的第一责任人。原始会《女汉子真爱公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但事实正如众筹网CEO孙宏生所说,“平台方只能做形式上的尽职调查”,真正的尽职调查还是由领投方来完成。投资者对于平台承担角色认识不清晰。
此外,《女汉子真爱公式》项目方光影工厂在回应保密事件时,一直强调“投资人选择了众筹的预期收益,相应地也选择了承担其投资风险,而影视投资本身就是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为。”
可见,散户投资者对于风险投资的认识并不全面,一味的盲目跟投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潜力股CEO李刚强也表示,股权众筹是把高风险的资产匹配给了低风险承受能力的人。
融资方自律意识亟待加强 监管层配套措施需尽快出台
同时,由于参与融资的企业多为非上市的中小微企业,投资者对于融资项目的了解仅限于融资方路演或融资前的项目计划书来进行了解,至于融资后的信息披露,投资方也是寄希望于平台方做好强制披露义务。
但事实正如孙宏生所表示的,平台很难强制要求股权融资企业在融资后履行信息披露的义务,包括披露到什么程度,都还没有相应的规则。
而从融资方自身来说,融资方对于众筹的意识并不清晰,融资完成后没有信息披露的自律性。就笔者亲身经历而言,在某电商旗下的众筹平台上进行项目投资后,除项目融资过程中有公布融资进展外,融资完成后包括钱款去向、钱款用途等信息都并未作出披露,融资方后期所承诺的特权笔者也并未见其发放过。
值得一提的是,融资方此种做法并无监管细则约束,甚至“股权众筹”这个名称也未被证监会承认。
而就监管层去年出台的两份文件(《关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和《关于对通过互联网开展股权融资活动的机构进行专项检查的通知》)来说,也只是分别规定了股权众筹的性质,以及对“股权众筹”和“互联网非公开股权融资活动”进行明确区分。
虽然不少从业者希望能尽快出台股权众筹相关法律细则,央行条法司副司长刘向民在互联网金融统计制度第二期培训中也透露,股权众筹配套办法已经在加紧制定中,且上海已经率先对股权众筹行业展开调查,但按照我国大环境下监管细则落地的时间来看,股权众筹配套办法的落地可能还需一段时间的等待。
贾婧怡金评媒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