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市场整体表现:缩量微调下的结构性分化
2025年6月20日,A股市场呈现窄幅震荡格局,上证指数收于3359.90点,微跌0.07%,深成指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0.47%和0.84%。两市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减少约1800亿元至1.07万亿元,创近两周以来新低。从指数运行轨迹看,早盘低开探底后一度尝试反抽,但午后抛压加剧,尾盘在金融板块带动下小幅回升,全天振幅仅0.39%,显示出市场交投情绪趋于谨慎 。
二、板块轮动特征:防御与进攻的博弈
防御板块逆势走强:银行板块延续近期强势,多只头部银行股创历史新高,成为稳定指数的核心力量。这一现象与当前市场对稳定收益资产的偏好密切相关,尤其在利率下行周期中,高股息策略吸引力凸显。同时,交通运输板块受海运股带动表现活跃,宁波海运等个股涨停,反映出部分资金对低估值周期股的布局 。
成长板块持续承压:传媒、计算机等科技板块延续调整,元隆雅图等个股跌停,北信源等跌超7%,显示市场对高估值品种的规避情绪。油气板块早盘受地缘冲突刺激冲高后回落,贝肯能源等个股大幅波动,反映出事件驱动型行情的脆弱性。值得注意的是,固态电池、水利等政策受益板块逆势活跃,成为弱势中的亮点 。
三、技术面信号:关键支撑位的攻防战
上证指数短期支撑位下移至3330点附近(周线BOLL下轨),该位置与6月政策底形成共振,构成重要心理防线。技术指标显示,MACD绿柱持续放大,5日均线与10日均线形成死叉,短期调整压力尚未完全释放。但30分钟级别MACD底背离结构初现,暗示日内波动可能加剧。创业板指呈现"三重顶"雏形,若失守2000点整数关口,可能触发技术性抛压 。
四、资金动向:主力避险与散户博弈
主力资金连续两日净流出超千亿,北向资金呈现"早出晚归"特征,全天净买入约20亿元,显示外资对A股估值洼地的认可。从资金流向看,低估值蓝筹(银行、电力)与政策驱动型板块(低空经济、水利)成为资金避风港,而前期涨幅较大的科技成长板块遭遇明显抛压。两融数据显示,杠杆资金在3300-3350点区间加速布局,多空分歧加剧 。
五、影响因素解析:地缘风险与政策预期的角力
中东局势扰动:伊朗导弹袭击以色列事件持续发酵,推升全球避险情绪,原油价格波动加剧对能源板块形成双向冲击。但市场已逐步消化短期冲击,后续需关注冲突是否外溢至能源供应链 。
政策预期升温:陆家嘴论坛释放的金融科技改革、科创板准入放宽等政策红利仍在发酵,市场对三季度降准预期增强,这为金融板块提供中期支撑 。
流动性环境:央行连续逆回购操作释放流动性,但市场期待更明确的宽松信号。6月LPR利率调整窗口临近,若降息落地可能成为市场转折催化剂 。
六、后市展望:震荡筑底中的结构性机会
短期市场或延续3300-3400点区间震荡格局,建议关注三大主线:
高股息防御板块:银行、电力等板块的配置价值凸显,特别是在市场风险偏好下行阶段。
政策驱动型机会:低空经济适航认证、数据要素市场化等政策落地预期明确的领域。
超跌科技成长:半导体设备、AI算力等板块经历深度调整后,估值逐步进入合理区间。
风险提示方面,需警惕中东冲突升级引发全球滞胀风险,以及北向资金单日净流出超50亿可能触发的流动性危机。建议投资者保持5-7成仓位,重点关注成交额能否重回1.2万亿量能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