兄弟们,今天把基金投资里最容易犯的糊涂说清楚——别再觉得基金拿得越久就越赚,尤其是这三个必须卖的信号,碰到了就得赶紧出手,咱用实打实的经历把道理唠透。
先讲第一个信号:基金的“跑道”和市场风口彻底不搭边。我一哥们儿阿强,去年脑子一热买了只地产主题基金,结果今年市场里新能源、人工智能涨得飞起,地产板块却一直趴窝。阿强拿着基金每周的净值单找我吐槽:“你瞅瞅这基金,连着小半年跑不赢大盘,持仓里全是地产股,现在市场风口压根不在这旮沓。”后来听了老基民的劝,麻溜把这只基金卖了,转头买了只人工智能的基金,没仨月就把之前亏的钱挣回来了。现在阿强总说:“基金的风格要是和市场趋势拧着来,就跟顶风蹬三轮车似的,越蹬越费劲,不如换个顺风口的车坐。”
再唠第二个信号:基金经理突然换人,而且投资路子大变样。我婶子李姐,之前买了只口碑挺好的基金,就因为信原来的基金经理。结果前阵子基金公司发公告,经理换人了,新经理一上来就把持仓里的蓝筹股全换成了不知名的小盘股。李姐赶紧去扒新经理的老底,发现这人以前玩的是“赌一把”的激进风格,和原来经理稳扎稳打的路子完全不是一回事。李姐一咬牙把基金卖了,后来听说那只基金果然开始大起大落,李姐拍着胸口说:“基金经理就是基金的‘司机’,司机换成个爱飙车的,咱小老百姓可不敢跟着瞎折腾。”
第三个信号更关键:基金业绩连续拉胯,还找不出啥正经原因。我同事小周,前年买了只环保基金,本来想着长期拿着等行情,结果这基金连着五个季度业绩在同类里排倒数。小周去基金公司官网查了又查,持仓里的环保股也没出啥幺蛾子,但就是不涨。后来请教了在基金行业干的朋友,朋友说:“有些基金是‘假长期’,看着能拿,但业绩一直不行,要么是选股眼光差,要么是风控没做好,再拿下去就是白瞎时间。”小周听完赶紧卖了,后来买了只业绩稳当的新能源基金,这才慢慢把亏的钱挣回来。
可能有人要问:“那咋判断这些信号?会不会看错了?”我专门找在基金公司做分析的同学大飞问了问,大飞把他的法子亮出来:“看基金风格和市场配不配,就对比同类基金和大盘的走势;看经理变动,得查新经理的履历和以前咋操盘的;看业绩拉胯,得和同类基金、业绩基准比,要是连续好几个季度都不行,那大概率是基金自己的问题。”大飞还给我举了最近的例子,比如有只光伏基金,今年因为风格和市场对路,业绩涨了快40%;而另一只光伏基金,因为经理选股太偏,业绩反倒跌了5%,碰到这种情况就得果断卖。
还有个细节得跟兄弟们掰扯掰扯,我一邻居老郑,以前买基金就死攥着,碰到这三个信号也不知道该卖,结果被套了快三年。后来跟着我们学了这几招,前段时间把手里一只符合信号的基金卖了,转头买了只白酒基金,现在收益都快15%了。老郑现在总念叨:“基金不是对象,不能光想着长相守,该卖的时候就得狠点心,不然亏的是自己的血汗钱。”
不过话说回来,基金投资本身就得灵活点,咱普通人买基金,更得把这三个信号记在心里。但话又说回来,市场上的基金那么多,到底咋更快发现这些信号?又咋避免判断错了?
你们买基金的时候,有没有碰到过这三个信号?或者还有啥拿不定主意的地方,评论区聊聊,咱一起把基金这事儿琢磨得更透!